为什么夏天的蚊子比冬天的多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10:10:08
为什么夏天的蚊子比冬天的多呢?

为什么夏天的蚊子比冬天的多呢?
为什么夏天的蚊子比冬天的多呢?

为什么夏天的蚊子比冬天的多呢?
以下仅供参考 1. 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 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吸管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流,流向嘴巴.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 3. 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 经二天完全成熟. 4. 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 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广旷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蚊子的生活习性 蚊子还有着以下的生活习性 1. 孳生习性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水体类型 主要孳生蚊种 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 骚扰阿蚊 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 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等 微小按蚊 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 白纹伊蚊、仁川伊蚊 家宅内外的器,如水缸、椰子壳积水等 埃及伊蚊 2. 吸血习性 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3. 栖息习性 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据吸血后栖息习性不同把蚊分为以下三种:家栖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栖型:如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后有些在室内,有些到室外栖息.野栖型:如大劣按蚊、白纹伊蚊等吸血后要飞到室外消化胃内的血液. 蚊子的寿命 蚊子的寿命,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但在实验室可活到1至2个月; 雌蚊至少可活1至2个月,在实验室曾活到四个月. 可恶的蚊子 在蚊子中,最可恶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假如一个人同时任意给1万只蚊子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 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 蚊子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人体的呢?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十天以后,疟原虫开始在接近皮肤的血管内出现.它们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这些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每个小疟原虫又侵入其它红血球而继续繁殖,使得病人体内疟原虫和毒素越来越多,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得了疟疾的病人首先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表测验体温是高的.大约经过一小时,病人才觉得发烧,这时体温继续上升,三、四小时之后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再过几小时病人觉得松快,病好象过去了,其实这时小原虫已侵入新的红血球,又开始繁殖.当疟原虫再次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获得适当的治疗否则这种发作将有规律地继续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疟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病人身体衰弱,工作效率低,严重时还会丧失生命.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疟败. 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 蚊子咬吸了合有本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个相当时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没有免疫力的人时可以使被咬者发病.传染这种病的蚊子叫库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除注射疫苗、防治传染外,必须大力进行灭蚊,消灭传播者.此外,库蚊和按蚊还传播丝虫病(象皮肿). 我国能传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在夏天适宜的环境里,雌蚊将卵产在水中,一二天后就孵化成幼虫,叫孑孓.孑孓经过四次蜕皮后变成蛹,蛹继续在水中生活两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一代发育大约只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科学家们从很早以前就发现二氧化碳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作用, 但是,仅仅是二氧化碳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因为事实表明毕竟蚊子更爱叮咬人们的手臂和腿脚.因此,二氧化碳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皮肤肯定还释放了其他对蚊子更充满诱惑力的物质. 科学家发现蚊子对一些混合物的反应非常剧烈,在他们所实验的346种物质中有三种特殊化学物质的混合在实验中每次都能吸引90%的蚊子.而伯尼尔发现他自己的胳膊和手却只吸引7只蚊子.“而有时候将30种物质混合蚊子却一点都不被吸引”,伯尼尔说.但是,在这项实验中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发现任何可以100%吸引蚊子的引诱剂. 研究人员还发现可以释放出类似人的体味的混合物对蚊子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这离制造出更好的引诱剂还差得很远.因为引诱剂必须得比在它附近的人体对蚊子更具吸引力才能达到效果,伯尼尔等人说“接近人体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到现在还无法做到.” 消灭蚊子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蚊子的-生经过卵, 幼虫(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就是蚊子)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人或动物的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卯,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生活史与繁殖场所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大力灭蚊.蚊子的幼虫最易扑灭,因为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血,孑孓无处生存,灭蚊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 黄昏天暗蚊子开始往屋内飞,所以这时灭蚊效果最好.而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等是蚊子最喜欢躲的地方,因此,喷射气雾剂的时候,要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