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进行一下名词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2:10:05
对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进行一下名词解释,

对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进行一下名词解释,
对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进行一下名词解释,

对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进行一下名词解释,
白体:是以姓为体
“白体”是北宋人的说法,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但流行之时并无“白体”之说.最早提出“白体”或“白乐天体”概念的人是谁尚难断定.田锡《览韩偓郑谷诗因呈太素》诗云:“顺熟合依元白体,清新堪拟郑韩吟”.杨亿写过《读史敩白体》诗.欧阳修《六一诗话》云:“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行于容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称魏野“其诗效白乐天体”.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晚年与参政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今世传《二李唱和集》是也.”可知“白乐天体”之称,在仁宗朝已流行.
“白体”诗的特征是 “顺熟”、“容易”、“浅切”.又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亦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然而白诗之特点不止于此.陈寅恪曾因此辩曰:“若排律一类必为老妪所解始可笔录,则《白氏长庆集》之卷帙当大为削减矣.其谬妄又何待详论!唯世之治文学史者,犹以元白诗专以易解之故而得盛行,则不得不为辨正耳”
宋初学白诗之风始于太宗朝而盛于真宗朝,至仁宗朝前期余波尚存,后来“西昆体”渐成诗坛主流,“白体”遂寝.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列,“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即李昉、徐铉、徐锴(徐锴卒于南唐,并未入宋,与“白体”无涉.方回将其列入“白体”是个失误)、王禹偁、王奇.方回此说影响甚广,然“白体”诗人远不止于此,如宋太宗就是影响最大的“白体”诗人,仁宗朝“西昆体”诗人中,杨亿、舒雅、刁衎、张咏、晁迥、李维、李宗鄂、张秉等,早年都曾学“白体”.欧阳修所谓“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就是指这些人.
北宋人所谓学“白体”,其含义主要有三层.
一是学白居易作唱和诗,切磋诗艺,休闲解颐.诗歌唱和,本属文人闲情雅趣.由于其既富文化意蕴,又见才华性情;既可用于歌颂,又可怡情,且俗人不能为之,所以当国家初安,朝政多暇之际,元、白、刘诗歌唱和之举,就很容易成为文人士大夫竞相模仿的艺术休闲范式.太宗与群臣唱和,李昉与李至唱和,王禹偁与友人唱和,皆有效元、白、刘之意.
二效白诗浅切随意,不求典实的作法.白居易的诗分类虽多,但浅近易晓确为其共同特色.这种诗随意随时吟成,不重学问典故,作来比较轻松便捷.这就很适合休闲唱和,临场发挥.
三效其旷放达观、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借诗谈佛、道义理.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乙)《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之关系》:“乐天之思想,一言以蔽之曰‘知足’.‘知足’之旨,由老子‘知足不辱’而来.盖求‘不辱’,必知足而始可也”.“总而言之,乐天老学者也,其趋向消极,爱好自然,享受闲适,亦与老学有关者也”.从前述李昉、李至、李宗鄂、王禹偁、晁迥等人的言论和诗作中,皆可见此学白之意.宋太宗则是于此最用心者.
晚唐体:
晚 唐 的诗体.以华艳纤巧为主要特征.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赵叔灵 ]有诗集数十篇,闲雅清淡,不作晚 唐 体,自成一家.”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以诗而论,则有 建安 体……晚 唐 体、本朝体.” 郭绍虞 校释:“《诗史》:‘晚 唐 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 俞文豹 《吹剑录》亦谓:晚 唐 体‘局促於一题,拘挛於律切,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无复浑涵气象’. 沧浪 所谓晚 唐 体,当同此意.”
西昆体
中国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西昆酬唱集》收集了十七位作者的250首近体诗,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的就有202首.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 ,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 ,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所以被嘲为把李商隐“挦?”得“衣服败敝”,更被复古派的石介视为“怪”现象加以攻击.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西昆酬唱集》
中国西昆体诗集.2卷,宋初杨亿编.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编纂《册府元龟》.在修书之余,他们写诗唱和,并把这些诗编辑成集.集中缀辑杨亿与刘筠、钱惟演等17人唱和诗248首,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3人的诗占4/5以上.集中以五七律诗为主.诗的内容有反映作者们流连光景、优游岁月的生活,如《别墅》、《夜讌》、《直夜》等;有咏前代帝王和宫廷故事的,如《始皇》、《汉宣》、《宣曲》等;有咏男女爱情的如《代意》、《无题》等;更多的是咏物诗如《鹤》、《梨》、《柳絮》、《萤》等.一般题材狭窄,诗情贫乏,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流行一时.

“白体”是北宋人的说法,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但流行之时并无“白体”之说。最早提出“白体”或“白乐天体”概念的人是谁尚难断定。田锡《览韩偓郑谷诗因呈太素》诗云:“顺熟合依元白体,清新堪拟郑韩吟”。杨亿写过《读史敩白体》诗。欧阳修《六一诗话》云:“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行于容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称魏野“其诗效白乐天体”。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诗务浅切,...

全部展开

“白体”是北宋人的说法,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但流行之时并无“白体”之说。最早提出“白体”或“白乐天体”概念的人是谁尚难断定。田锡《览韩偓郑谷诗因呈太素》诗云:“顺熟合依元白体,清新堪拟郑韩吟”。杨亿写过《读史敩白体》诗。欧阳修《六一诗话》云:“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行于容易。”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称魏野“其诗效白乐天体”。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晚年与参政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今世传《二李唱和集》是也。”可知“白乐天体”之称,在仁宗朝已流行。
“白体”诗的特征是 “顺熟”、“容易”、“浅切”。又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亦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然而白诗之特点不止于此。陈寅恪曾因此辩曰:“若排律一类必为老妪所解始可笔录,则《白氏长庆集》之卷帙当大为削减矣。其谬妄又何待详论!唯世之治文学史者,犹以元白诗专以易解之故而得盛行,则不得不为辨正耳”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315717.html
"晚唐体"是沿用已久却没有明确内涵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通过对其历史渊源与界定的梳理和辨析,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比较随意,但是"晚唐体"概念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明确指向,即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09723.html
西昆体
中国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西昆酬唱集》收集了十七位作者的250首近体诗,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的就有202首。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 ,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 ,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所以被嘲为把李商隐“挦?”得“衣服败敝”,更被复古派的石介视为“怪”现象加以攻击。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55.htm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