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眼中的贾宝玉为题写一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9:21:30
贾政眼中的贾宝玉为题写一篇作文

贾政眼中的贾宝玉为题写一篇作文
贾政眼中的贾宝玉为题写一篇作文

贾政眼中的贾宝玉为题写一篇作文
反抗自己的不肖子孙,不成大器的公子哥,大观园内厮混的败家子,不过在贾宝玉考上后又开始转变,认为他“还能成点气.”
贾政对贾宝玉的看法的描写在程甲本与脂评本中差距很大,下面用对比的方法叙述.
贾政性格特征,旨在对贾政形象的重新认识及其父亲形象的重新定位.他对儿子充满仕途经济的期待,甚至要以严肃为面具来掩饰他的天然本性.程甲本所改造的贾政,是一个平庸无才,刻板而顽固,对家人缺少真诚和亲情关怀的父亲形象.对于从多角度认识《红楼梦》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贾政在《红楼梦》里承担的众多角色,应该说是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中年男子所必须承担的.然而在他承担或者扮演的众多角色里,最重要的角色只是一个——父亲,贾宝玉的父亲.《红楼梦》虽以为闺阁女儿作传为旨要,其中心人物却是一个长期生活在闺阁中的男子——贾宝玉.作为中心人物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在书中的地位甚为重要.因为贾政的这一层特殊身分,自有红学以来,已不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脂评本读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一节,要对贾政愤怒到要打死宝玉的激动情绪就不感到突兀.特别要注意的是,当贾政扬言要打死宝玉的时候,情绪是非常激动的,一个人激动起来是不为理智所控的,所以他几乎要做出将宝玉勒死的事来.理解了贾政的怒,也就可原谅他对宝玉的狠了.
程甲本的语气就显得平平,似乎故意不让读者意识到贾政也会有脾气,因此读者就更难理解第三十三回贾政的怒了.如果贾政不是处在一种激动情绪的控制下,即他是在很理智的情况下扬言要打死宝玉.若真如此,则白盾骂这位父亲“超于虎毒之上”[4]的说法就有些道理了.

也是第十七回,贾政听闻塾师称赞宝玉,两本的说法大同小异:
脂评本: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10]
程甲本:虽不喜读书,偏有些歪才,所以此时便命他跟入园中,意欲试他一试.[11]
此处,脂本之妙,妙在“倒……似的”这一语法结构.先说这个“倒”字,“倒”在字典里的本意是上下或前后颠倒,用在此处意味着对宝玉不务正业的批评,言宝玉的本末倒置;再说“似的”二字,表示不肯定、怀疑的态度.塾师对宝玉的赞扬,贾政是持怀疑态度的,而且这怀疑并非毫无根据.第九回宝玉与秦钟同入家塾念书,入学前宝玉向贾政请安,贾政说了句比较经典的训话:“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12]此话之经典,在于他的语言用得很俗,不是一个贵族大家长的威严口气,而是一个对儿子不争的平凡的父亲说出来的气话.这句话俗,却俗得亲切.凭借以往贾政对宝玉的怀疑态度来看,这次塾师对宝玉的赞扬之辞,贾政也是不信的.
程甲本所用的是一种陈述语气,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贾政并非不信,而是不屑.将这不屑与后文试才过程中贾政对宝玉的批评联系起来,就很讲得通.在试才过程中,不论宝玉作得好或不好,他都要对宝玉指责一通,偶尔表扬一下都很勉强,由此可见程甲本中贾政对宝玉的“歪才”是不屑于肯定的.

还是第十七回,众人行到后来定名为沁芳亭的地方:
脂评本: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13]
程甲本:贾政拈须寻思,因叫宝玉也拟一个来.[14]
此处,两本之别无非差在一个动作,脂评本有贾政不经意地抬头这个动作,使他看到侍于其侧的宝玉,才想起他一时遗忘了的试才这回事.贾政寻思,无非是想自己也拟一个名字,在他已经想到(或将要想到)的时候,看到了站在他身边的宝玉,便想起先前打算试宝玉“歪才”的念头.既然存心要试宝玉,他就不必把自己想到的题名说出来,所以只命宝玉也拟一个来.
脂评本写贾政是心中已有,因试才而让宝玉;程甲本写贾政是作不出,只好命宝玉.虽则贾政心中究竟有无丘壑,脂评本并未明言;然而正是这种不事事明言的态度,给读者更多更深的拓展空间.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脂评本不刻意强调贾政对宝玉的依赖,把贾政的才情掩藏得很好——是藏才而非无才.程甲本写的贾政是,自己想不出来,动不动就让宝玉作一个来,体现不出贾政胸中城府;或者程甲本的本意就是把贾政写成一个胸无城府之人,然而没有城府的贾政与他作为大家之长的身份并不相符.故程甲本改造的贾政形象与脂评本的贾政形象不可同日而语.

又是第十七回,逛出大观园之后:
脂评本: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道:“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
进去,疼你也白疼了.”[17]
程甲本:贾政忽想道:“你还不去,看老太太记念你.难道还逛不足么?”[18]
此处,脂本的“喝道”远比高本的“想道”有气势得多.大观园一路逛来,贾政对宝玉除了几处难得的笑语之外,非喝即骂,此处再用一“喝”,更将其严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且脂评本说到老太太时用的“悬挂”比之程甲本的“记念”更为生动.程甲本的意思,不过是叫宝玉快去老太太那里,怕她老人家牵挂孙儿.脂评本的意思则更多些,一层意思是贾政想到宝玉跟着游园,老太太必是牵挂的,一个“必”字作了肯定;另一层意思是贾政揣度此时贾母的心情,不仅是平常的牵挂而已,一颗心“悬挂”着,担心宝玉受了委屈,这程度远比“记念”深得多.表面上看这句话是为了反映贾母平日对宝玉的溺爱之深,换个角度看,其实反映的是贾政对母亲的了解.他对贾母此刻心思的揣度之细,反映出他无微不致的、真诚的孝心.这种细致的心思,真诚的态度,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作得来的.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之夜,果然将宝玉题的对额皆用上了.理由是:
脂评本: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
清浊.其所拟之匾联……[19]
程甲本: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尽有才情,故于游园时聊一试之……[20]
此处,脂评本再次写塾师称赞“宝玉偏才尽有”,然“贾政未信”.“未信”二字果然应了前文“似的”[21]二字.这段话证明贾政在大观园试才之前对宝玉“偏才尽有”的说法是持怀疑态度的,试过之后,才终于相信宝玉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偏才方面确有所长.
程甲本写“塾师背后赞宝玉尽有才情”,是为不妥.“才情”二字,或者可以包含歪才在内,但仅有“歪才”是不足以谓之“才情”的.此处言其“尽有才情”,与前番贾政谓之“歪才”并非一路,与前文不很接应得上.又说“故于游园时聊一试之”,意思说大观园试才是贾政故意安排的,但前文已有一番笔墨说明宝玉与贾政同游大观园不过是巧遇.显然,程甲本的文字存在前后不一致的弊病.
脂评本不但前后照应,且暗写了贾政对宝玉态度的变化,由先前宝玉入塾时的完全否定,发展到大观园试才之后的不完全否定.

第二十二回,适逢元宵节贾母开灯谜晚会,贾政下朝之后亦来参加:
脂评本: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
贾母赏灯取乐.上面贾母……[22]
程甲本: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上面贾母……[23]
此处,脂评本写贾政来与会,不但“设了酒果,备了玩物”,还在“上房悬了彩灯”,特意把贾母等请过来赏灯.准备工作做得周到,可见贾政参加灯会的诚意.这一点在程甲本中就体现不出来,或者程甲本也无意体现贾政对天伦之乐的真诚向往.且程甲本如此轻描淡写,显得贾政参与灯谜不过是为了奉迎贾母,将这奉迎的想法与后文贾政出谜却故意让宝玉向贾母透露谜底一事联系起来,则其奉迎之意更是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