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出处与由来有什么典故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8:56:49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出处与由来有什么典故么?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出处与由来
有什么典故么?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出处与由来有什么典故么?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反而重视她们的“妇德”,而又深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所以,刘教授认为,与其单单用现代的眼光,将“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看成是对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杀,不如从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去研究.只是,到了清代以来,由于女性识字能文者较从前为众,就开始有对女性“才”、“德”问题的讨论了.此亦是近代中国女性争取权利之前奏.
参考资料:台湾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骆芬美副教授《印象‧女性‧历史》
摘自“文渊阁--中国古代性文化”,仅作参考: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歧视和压迫,在古代妇
女生活中曾产生很大影响,和性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据本世纪2前,晋代妇女之风雅,唐代妇女之能诗,都不为当时社会所禁止,
所以连这句话的意思都没有.在宋代,司马光曾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
俗乐,殊非所宜也”,微开“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意,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到,当
时的人们还是教女子学歌诗的.从汉到宋的女训书中也都没有这句话,只是明末的
吕坤曾说:“今人养女多不教读书认字,盖亦防微杜渐之意,然女子贞淫,却不在
此.果教以正道,令知道理,如《孝经》、《列女传》、《女训》、《女诫》之类,
不可不熟读讲明,使他心上开朗,亦阃教之不可少也.”这段话是反对当时有些人
不教女子读书认字而说的,可见当时社会上已有这种风气.而在《温氏母训》中就
有这样的话了:“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到了清
初,就有人明确地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提出不同的看法,如王相母亲的《女范捷
录》中就说:“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诚非,盖不知
才德之经与邪正之辨也.”
从以上这些情况可以分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产生于明末.其产生的
原因主要是统治阶级要加强对民众的控制(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不稳定而日益加强)
,所以要实行“愚民政策”,而首先实行“愚女政策”.同时,还和以下几个因素
有关:
一是认为女子有才则易不贞.
元人把唐代传奇《莺莺传》改为戏曲(董解元作《弦索西厢》,王实甫作《西
厢记》,关汉卿作《续西厢记》)后,已成为元曲中的名作之最,明朝的陆采又作
《南西厢记》,因此《西厢记》在明代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不少人就以为莺
莺之不贞完全在于她能诗,否则,就不能和张生相酬答,而“待月西厢下”尤其是
失身的张本,所以,女子还是少读诗文,无才为好.同时,唐、宋以降,直至明朝,
妓女之中也有不少会诗文的才女,有些人又把女子有才与为倡联在一起,而认为女
子有才就失德了.
二是认为女子有才则命途多舛.
辽道宗时发生过一个大冤案,对明朝人的观念也有影响.道宗的妻子懿德皇后
是萧惠的少女,能歌诗,善琵琶,最初很得宠幸,生皇子旻,可是有些人妒忌她,
就制造了一个阴谋,诱后上钩,主要是令他人作题为《十香词》的艳词,使人持之
乞后手书,骗皇后说这词是宋国皇后所作,“更得御书,便称二绝.”后书之,又
题了一首自作的怀古诗一绝云:“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
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于是,一些阴谋家就以后所书为证,诬后与伶官赵唯一
私通,说《十香词》是皇后描写和赵唯一恩爱状况的,而怀古诗中又藏有“赵”、
“唯”、“一”几个字,抬赵抑帝.辽道宗听信了这些谗言,以铁骨朵(刑具)击
后,后几至殒.族诛赵唯一,并敕后自尽.皇后以白练自经后,道宗怒犹未解,命
裸后尸,以苇席裹之还其家,那时皇后才36岁.
皇后自尽以前,还作了一首绝命词:
嗟薄佑兮多幸,芜作丽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光华.托后钧兮凝位,
忽前星兮启耀,虽爨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岂
祸生兮无朕,蒙秽恶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翼回照兮白日,宁庶女兮多渐,遏飞
霜兮下击.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共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
兮惨悴,恨古今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
以后,辽朝的一个叫王鼎的进士,写了一篇《焚椒录》,披露了事实真相.《
焚椒录》在明代流传较广,不少人就称为懿德皇后能书能诗反而害了自己,女子还
是无才为好.
三是认为女子多才易短寿.
明朝有个女子叫叶小鸾的,是叶天寥的幼女,她娟美敏慧,10岁能韵语,1
7岁死,她所存的诗词,钮琇在《觚賸》中称之为“皆似不食人间烟火”.叶天寥
在《续窈闻记》中记述叶小鸾死后,其家恳求泐奄大师召魂事,说小鸾魂来后,愿
从大师受戒,大师说受戒前必须审戒,所以问审她的种种过失,她的答词十分艳丽:
问:凡受戒者必先审戒,我当一一审汝.仙子曾犯杀否?
答:犯.曾呼小王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问:曾犯盗否?
答:犯.不知新绿谁家树,怪底清声何处箫.
问:曾犯淫否?
答:犯.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新绣鸟双双.师又审四口恶业,问:曾犯妄言
否?
答:犯.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辩才天.
问:曾绮语否?
答: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
问:曾两舌否?
答:犯.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
问:曾恶口否?
答:犯.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骂东风.
又审意三恶业:曾犯贪否?
答:犯.经营湘帙成千轴,辛苦莺花蒲一庭.
问:曾犯嗔否?
答:犯.怪他道韫敲枯砚,薄彼崔徽扑玉钗.
问:曾犯痴否?
答:犯.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合葬花魂.
师大赞曰:
“此六朝以下温、李诸公血竭髯枯惊咤累日,子于受戒一刻,随口而答,然则
子固一绮语罪耳.
遂予之戒,名曰智断,字曰绝际.
以上所述召魂的事,当然不可信,但这件事在当时实有很大影响,令人感到:
“惟其这样有才,所以不免夭死吧?”女子才气太高,往往为上天不容,所以短寿
——这似乎又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一个“根据”了.
^_^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

全部展开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反而重视她们的“妇德”,而又深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所以,刘教授认为,与其单单用现代的眼光,将“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看成是对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杀,不如从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去研究。只是,到了清代以来,由于女性识字能文者较从前为众,就开始有对女性“才”、“德”问题的讨论了。此亦是近代中国女性争取权利之前奏。
参考资料:台湾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骆芬美副教授《印象‧女性‧历史》
三从四德
封建女子遵守的三种道德关系和四种德性。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
妇德谓贞顺(品德)
妇言谓辞令(辞令)
妇容谓婉娩(仪态)
妇功谓丝炱(手艺)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收起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

全部展开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

收起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

全部展开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反而重视她们的“妇德”,而又深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所以,刘教授认为,与其单单用现代的眼光,将“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看成是对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杀,不如从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去研究。只是,到了清代以来,由于女性识字能文者较从前为众,就开始有对女性“才”、“德”问题的讨论了。此亦是近代中国女性争取权利之前奏。
参考资料:台湾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骆芬美副教授《印象‧女性‧历史》
摘自“文渊阁--中国古代性文化”,仅作参考: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歧视和压迫,在古代妇
女生活中曾产生很大影响,和性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据本世纪2前,晋代妇女之风雅,唐代妇女之能诗,都不为当时社会所禁止,
所以连这句话的意思都没有。在宋代,司马光曾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
俗乐,殊非所宜也”,微开“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意,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到,当
时的人们还是教女子学歌诗的。从汉到宋的女训书中也都没有这句话,只是明末的
吕坤曾说:“今人养女多不教读书认字,盖亦防微杜渐之意,然女子贞淫,却不在
此。果教以正道,令知道理,如《孝经》、《列女传》、《女训》、《女诫》之类,
不可不熟读讲明,使他心上开朗,亦阃教之不可少也。”这段话是反对当时有些人
不教女子读书认字而说的,可见当时社会上已有这种风气。而在《温氏母训》中就
有这样的话了:“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到了清
初,就有人明确地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提出不同的看法,如王相母亲的《女范捷
录》中就说:“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诚非,盖不知
才德之经与邪正之辨也。”
从以上这些情况可以分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产生于明末。其产生的
原因主要是统治阶级要加强对民众的控制(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不稳定而日益加强)
,所以要实行“愚民政策”,而首先实行“愚女政策”。同时,还和以下几个因素
有关:
一是认为女子有才则易不贞。
元人把唐代传奇《莺莺传》改为戏曲(董解元作《弦索西厢》,王实甫作《西
厢记》,关汉卿作《续西厢记》)后,已成为元曲中的名作之最,明朝的陆采又作
《南西厢记》,因此《西厢记》在明代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不少人就以为莺
莺之不贞完全在于她能诗,否则,就不能和张生相酬答,而“待月西厢下”尤其是
失身的张本,所以,女子还是少读诗文,无才为好。同时,唐、宋以降,直至明朝,
妓女之中也有不少会诗文的才女,有些人又把女子有才与为倡联在一起,而认为女
子有才就失德了。
二是认为女子有才则命途多舛。
辽道宗时发生过一个大冤案,对明朝人的观念也有影响。道宗的妻子懿德皇后
是萧惠的少女,能歌诗,善琵琶,最初很得宠幸,生皇子旻,可是有些人妒忌她,
就制造了一个阴谋,诱后上钩,主要是令他人作题为《十香词》的艳词,使人持之
乞后手书,骗皇后说这词是宋国皇后所作,“更得御书,便称二绝。”后书之,又
题了一首自作的怀古诗一绝云:“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
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于是,一些阴谋家就以后所书为证,诬后与伶官赵唯一
私通,说《十香词》是皇后描写和赵唯一恩爱状况的,而怀古诗中又藏有“赵”、
“唯”、“一”几个字,抬赵抑帝。辽道宗听信了这些谗言,以铁骨朵(刑具)击
后,后几至殒。族诛赵唯一,并敕后自尽。皇后以白练自经后,道宗怒犹未解,命
裸后尸,以苇席裹之还其家,那时皇后才36岁。
皇后自尽以前,还作了一首绝命词:
嗟薄佑兮多幸,芜作丽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光华。托后钧兮凝位,
忽前星兮启耀,虽爨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岂
祸生兮无朕,蒙秽恶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翼回照兮白日,宁庶女兮多渐,遏飞
霜兮下击。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共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
兮惨悴,恨古今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
以后,辽朝的一个叫王鼎的进士,写了一篇《焚椒录》,披露了事实真相。《
焚椒录》在明代流传较广,不少人就称为懿德皇后能书能诗反而害了自己,女子还
是无才为好。
三是认为女子多才易短寿。
明朝有个女子叫叶小鸾的,是叶天寥的幼女,她娟美敏慧,10岁能韵语,1
7岁死,她所存的诗词,钮琇在《觚賸》中称之为“皆似不食人间烟火”。叶天寥
在《续窈闻记》中记述叶小鸾死后,其家恳求泐奄大师召魂事,说小鸾魂来后,愿
从大师受戒,大师说受戒前必须审戒,所以问审她的种种过失,她的答词十分艳丽:
问:凡受戒者必先审戒,我当一一审汝。仙子曾犯杀否?
答:犯。曾呼小王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问:曾犯盗否?
答:犯。不知新绿谁家树,怪底清声何处箫。
问:曾犯淫否?
答:犯。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新绣鸟双双。师又审四口恶业,问:曾犯妄言
否?
答:犯。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辩才天。
问:曾绮语否?
答: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
问:曾两舌否?
答:犯。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
问:曾恶口否?
答:犯。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骂东风。
又审意三恶业:曾犯贪否?
答:犯。经营湘帙成千轴,辛苦莺花蒲一庭。
问:曾犯嗔否?
答:犯。怪他道韫敲枯砚,薄彼崔徽扑玉钗。
问:曾犯痴否?
答:犯。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合葬花魂。
师大赞曰:
“此六朝以下温、李诸公血竭髯枯惊咤累日,子于受戒一刻,随口而答,然则
子固一绮语罪耳。
遂予之戒,名曰智断,字曰绝际。
以上所述召魂的事,当然不可信,但这件事在当时实有很大影响,令人感到:
“惟其这样有才,所以不免夭死吧?”女子才气太高,往往为上天不容,所以短寿
——这似乎又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一个“根据”了。

收起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

全部展开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反而重视她们的“妇德”,而又深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所以,刘教授认为,与其单单用现代的眼光,将“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看成是对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杀,不如从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去研究。只是,到了清代以来,由于女性识字能文者较从前为众,就开始有对女性“才”、“德”问题的讨论了。此亦是近代中国女性争取权利之前奏。
参考资料:台湾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骆芬美副教授《印象‧女性‧历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