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6:58:38
到底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

到底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
到底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

到底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
我尽可能的说清楚我的理解,因为这些东西涉及伦理学,很绕.人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人的时候,无所谓善恶,比如人是猴子那样的时候,那是一切行动都是本能,就如老虎吃人,并不意味恶,老虎不知道,他就是想吃饱,要不饿,这是本能.但是人就不一样了,人觉得老虎吃人是恶,因为老虎伤害了人,而且被害的人是人的同类.照顾同类,是人作为一个类的规则之一,即使道德或说伦理,在一定阶段,照顾同类就很不错了,比如人们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就是这一层次.但这还是不够的,人还需要把自己对同类的关照扩展开来,比如爱护动物植物乃至于地球,这就形成了人的环境伦理,这个层次比同类的那一层次需要人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说人更接近人的状态了,也就是说人是向善的,而且人向善的路没有尽头,哲学家海德格尔有一本书叫《路标》说的就是这个意识,就是说人永远在路上,所以人本善或人本恶,是一个伪问题,在人类的开始形成之前,人是动物,无所谓恶,行为都是本能.后来人类基本上是用道德伦理来约束会有不好影响的本能行为,这个约束遵守即使善,不遵守就是恶,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论证了人是一个伦理的物种,人最终是向善演变的,人最终会关爱地球,乃至更大的空间内的其他物质、物种的.

东方文化 强调人本善
西方文化 强调人本恶
人有三恶 自私 懒惰 任性

我认为人身来应该都是善的吧
但是因为后天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
有些人会变得‘恶’
但是其本身还是善的
除非那个人心理有问题

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

其实人出世时就像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后天学来的。。。

人本善恶

辨证的,没有绝对

我觉得你应该看看人与环境这本书
其实人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
只知道吃
也就是上面的朋友所说的本能
善恶的意识取决于后天也就是人所在的生活环境及所受的教育

是的,人出世时是一张白纸,善恶都是后天来的。西方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5个婴儿买过来,分开关起来,任他们哭,时间到了就给他们点东西吃,从头到尾就没说过一句话,没发出过什么声音。第1天孩子们哭的很响,第2天声音就小了很多,第3天就完全没有声音了。第4天连反应都没了。第5天做完这个实验,科学家自杀了。然后孩子被发现。20多年后,5个孩子成年了。由于5个婴儿被关的时间有早有晚。又由于社会上人在...

全部展开

是的,人出世时是一张白纸,善恶都是后天来的。西方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5个婴儿买过来,分开关起来,任他们哭,时间到了就给他们点东西吃,从头到尾就没说过一句话,没发出过什么声音。第1天孩子们哭的很响,第2天声音就小了很多,第3天就完全没有声音了。第4天连反应都没了。第5天做完这个实验,科学家自杀了。然后孩子被发现。20多年后,5个孩子成年了。由于5个婴儿被关的时间有早有晚。又由于社会上人在尽可能的帮助和教育下,最晚被关的2个婴儿成年后,基本上勉强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幸运的是其中一个对异性有反应,有恋爱的冲动。而另外3个比较早被关的孩子完全失去了作为人的思考能力,靠着本能像动物一样生活。最差的那个甚至连本能都快失去了。这个实验很有名,但是叫什么我忘了,它告诉我们的结论是,人是完全受环境影响的。当我们抱着婴儿的时候,有时他们会突然的哭起来,其实这是他们听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声音,他们哭是对这个世界的回应,同时接收这个世界的信息从而滋生出本能。
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恶也罢,那都是人类自己讲的道理。世界上最蠢的人,有时候也能讲出道理来,什么是道理,道理都是人讲的,所以天下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讲

收起

善恶应该是以人的行为用一个标准来划分的。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行为只有本能你认为以什么标准来划分他们的善恶?提这种问题的人也许很聪明,但问题本身没有意义,即使有也是向你这样思考问题的过程认识世界的本质是有意义的。

1、孟子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食色”[见教材P69第5段]方面,人和动物一样都要生存和繁衍后代,所以“食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不是人类特有的。谈人性的侧重点在“人”上,即把握人类有别与动物的东西。而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而动物没有道德。所以
(1)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
“仁义礼智”就是人类的道德属性,这些道德属性是由人类先天带来的善的...

全部展开

1、孟子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食色”[见教材P69第5段]方面,人和动物一样都要生存和繁衍后代,所以“食色”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不是人类特有的。谈人性的侧重点在“人”上,即把握人类有别与动物的东西。而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而动物没有道德。所以
(1)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
“仁义礼智”就是人类的道德属性,这些道德属性是由人类先天带来的善的萌芽发展而来的。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心理倾向构成“仁义理智”四种道德意识,它们不是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的,而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即所谓“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人生来就有善的道德萌芽
但这四种“心”只是四种道德意识的萌芽(“善端”),只能提供发展为“仁义礼智”的可能性。要让天赋的善的萌芽结出现实的“善果”,就必须通过教育以促成变化,否则这种萌芽就会被环境扼杀。因此,“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材P70]这里的“放心”可不是现代的意思,放是丢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所以教育的全部作用就是在于引导人进行自我修养,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最终形成善的品质。
(3)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当这种固有的善性不断的扩充,就会象星火燎原一样不断地使人明白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交往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都是人类生活应该有的特点,即“人伦”。当所有的人都通过固有的道德的扩充而明白了人类社会生活应有的准则,天下就安定了,也就最终达到了教育目的。
(4)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2、荀子的观点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荀子.性恶》),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荀子首先试图分清天赋(“性”)和人为(“伪”)的区别。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面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从此段话可见,荀子从道德观念是在人出生之后通过学习实践而具有的这一事实出发,证明了道德观念是后天的和人为的,而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因此,孟子所认为的人天生有善的萌芽,并由此而引申出来的以发扬固有善性的道德教育观是没有根据的。荀子进而说明,他所理解的“不可学,不可事”的人性,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趋利避害的生理本能;二是人感知认识能力。这种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淫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生存。这就证明了人本性是一种“恶端”,必须通过教育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使人接受礼义的约束。他还说,礼义教化的产生就是为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
(1)“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荀子既根据“性伪之分”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又根据“性伪之合”论证教育的可能性。他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质就无从加工,不经加工素质也不能发展。但是,恶的素质如何能被加工为善的品质?荀子为解答这一矛盾,又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的观点,即认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人认识的“理”,任何人哪怕是下贱的“涂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善,成为象大禹一样的圣人。这一点与孟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现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2)“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
(3)“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当然,“化性起为”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荀子从人性本恶的角度认识到了礼、法的外在约束的重要性,进而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同样必须通过培养大量的能推行礼法的人才才能强大。为此,他还对这些人才进行了划分[见教材P78],最后提出了培养“大儒”的教育目标。
(4)“大儒”---教育的目的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荀子在关于人性和教育的作用问题上,力求贯彻他的唯物主义观点。他提出“性伪之分”试图区别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认定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人性的发展,不取决于人的自然本性,而取决于环境和教育。这些观点是对孟子的先验道德论和存心养性说的批判。孟子在此问题上,虽然立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由此而提出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却是标准的反功利重动机的道德修养论,具有价值层面的意义,也是激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自我修养的优秀教育理论。从此,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出现了重视自我修养的“内发说”和重视外部影响的“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在教育实践史上,内发与外铄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造就人达到善的过程中发挥了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

收起

无所谓善恶!

人就是 一个阵地 一个战场
厮杀的双方就是 善与恶
谁赢了 这阵地就是谁的
不过输的那一方绝不会被消灭 它只会藏在角落伺机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