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嵇康诗歌的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9:05:34
【简答题】嵇康诗歌的特点.

【简答题】嵇康诗歌的特点.
【简答题】嵇康诗歌的特点.

【简答题】嵇康诗歌的特点.
嵇康的诗歌创作,据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嵇康现存诗歌五十余首.形式有四言、五言、六言、杂言等等.诗体多样,取材广泛.其中以四言诗成就最高.嵇康的四言诗现存《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1〕、《四言诗》十一首、《代秋胡歌诗》七首、《幽愤诗》一首、《诗》一首.何焯《文选评》曰:“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叔夜送人从军军诗至十八首,以开晋、宋四言之门户.然雄辞彩语,错互其间,未令人厌.”〔2〕超尘脱俗,冲怀旷远;其五言诗,成就不高,但也不乏有好的作品.“时代所限,不能为汉音之古朴,而复少魏响之群妍,所缘渐沦而下也.”〔3〕多写其鄙弃世俗、回归自然、高蹈隐逸之志.
中国诗歌主要有四言、五言、七言三种形式,自汉魏以来五言和七言兴盛,然四言则主要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代表.四言诗歌并没有得到长期延续性发展,到正始时期,五言诗进一步发展.“魏晋时期,五言诗占有优势.除曹操、曹植、嵇康、陶渊明等数人以外,擅长四言诗的使人极少.嵇康与曹操并驾齐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四言诗人.”〔4〕在此种时代潮流之下,嵇康为何秉承《诗经》传统偏爱四言,他不是反对司马氏集团的传统名教,越礼而行的人吗?何以如此呢?《文心雕龙》评价嵇康诗歌:“嵇志清峻”,“清峻”二字正好说明嵇康的整体诗歌特点和艺术风格,嵇康性直刚烈,而又尚奇好侠.故诗歌必然峻切.这样的艺术风格似乎更能直切的表达嵇的思想感情,更加直露的反映其对政治的态度.“简约严明,文约易广”的四言诗歌特点正好与这种“清峻”的艺术风格相吻合.嵇康四言诗歌秉承《诗经》的写作传统和写作手法并予以创新,他的作品一方面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如措辞、章法、比兴等都有明显学习《诗经》
的迹象,另一方面又有创新,他的四言运笔疏朗,色彩鲜明,圆通自如,状物叙事,呈现出新的面貌.在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中有这样两首: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之一)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交颈振翼.容与清流.咀嚼兰蕙.俛仰优游.(《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之二)
用简明畅快的四言勾勒出生动鲜明的画面.在《诗经》中的作品多用比兴,然而比兴只是手段,是为了引起主题,诗旨才是关键.然而,嵇康的上述两篇创作,通篇皆是描写之辞,刻画禽鸟优游俯仰之状,仿佛正在展开的画卷,却无一语涉及诗人的本意.这在传统的四言诗歌中式很少见的.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论四言之风格云:“四眼正体,则雅润为本”,“平子得其雅,叔夜得其润”.〔5〕正如所说,嵇康的四言注重“音律和谐”,“和谐”则显“圆润”.不刻意的去描绘“典雅”,却在其描写“圆润”“和谐”的措辞用字上,表现出“雅”的一面.典雅的环境,令我们直接想到的就是和谐的音律.而和谐的音律,所表现出来的必然已经有典雅的意境在里面.这种语言风格特点确有嵇康“清峻”之特色.
嵇康的诗,“颇似魏文.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然托谕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流矣.”〔6〕关于嵇康的诗,后人大都以一个“峻”字来评价.著名的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中说道:“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7〕刘勰认为嵇康的作品风格是“清峻”,在《体性》篇中刘勰道:“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清人刘熙载在《艺概》卷二《诗概》中说:“叔夜之诗峻烈,嗣宗之诗旷逸.”〔8〕“清峻”与“峻切”、“峻烈”都是一个意思,“峻”原意是高峭,与其它词连用,或用其原意,或引申为严刻.“清者,清远;峻者,峻洁、崇高”〔9〕其诗歌抒情方式亦是如此婞直,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价说:“叔夜婞直,所触既形,集中诸篇,多抒感愤,招祸之故,乃亦缘兹.夫尽言刺讥,一览易识,在平时尤不可,况猜忌如仲达父子者哉!”〔10〕 嵇康诗歌笔试飞动、蕴藉流转、飞动自如、文法高妙、气势昂扬、清丽深刻.我们看《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八首》的其中两首诗:
良马既闭,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之九)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之十四)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八首》是嵇康在送哥哥嵇喜从军之时所写,诗表面上是在描写想象中的哥哥的军旅生活,戎马骑射、游猎弹琴、神情悠然的高超境界,实际上写的则是自己的生活情趣.“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气势昂扬,清丽深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语言自然天成,形象而又传神.洒脱自然、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正是嵇康理想人格的写照,也向来是人们所称道的妙句.
在嵇康的诗歌中“游”字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以《代秋胡歌诗七首》、《 幽愤诗》、《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四言诗十一首》、《 五言赠秀才诗》、《 答二郭诗三首》、《 酒会诗》、《 与阮德如诗》、《 述志诗二首 》、《五言诗三首》来统计,“游”字共出现28次,为何嵇康情有独钟于“游”字?我们知道,《庄子》中有“逍遥游”,嵇康的“游”是否与庄子的“逍遥游”的“游”相同呢?这个字的屡屡出现又代表了什么含义呢?
我们知道,嵇康对老庄思想是有继承的.《庄子》中的“逍遥游”是庄子的核心境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11〕《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嵇康继承了《庄子》的这种境界,“游”是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是对“自由”无所限制、无所拘束的追求.嵇康继承老、庄之学之外,他的个性和人生经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嵇康少孤,母亲和兄长把它抚养长大,自然缺少了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束缚,形成了一种率性自然、天纵旷放的个性.他的这种个性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他“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性好服食,常采御上药.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与怀抱之中”.〔12〕长大之后好老庄之学,旷达任放,反对名教礼法,在《与山巨源绝交书》言“老子庄子,吾之师也.”又云:“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功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13〕向秀称“嵇志远而疏”〔14〕 也正是这种远离世俗、翛然物外的玄远之心的要求,使嵇康以庄学为阶梯,来表达自己得人生理想和目标.
嵇康思想的源头是老庄的人生哲学.老庄哲学所倡导的是绝圣弃智、适情任性、与束缚个人思想的传统礼教相抗衡.追求脱离现实,但又离不开现实.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有理想,然而理想的基础确是现实生活.老庄的人生哲学是矛盾的.老庄哲学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是:避世遁世、归隐山林.这只是一种痛苦的逃避.庄子在《逍遥游》中所阐释的自己所追求的个体自由“逍遥游”是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是通过“心斋”
“坐忘”来实现的,在现实世界中个体是独立的.而嵇康的“游”是与现实生活有所关联的,他抨击社会黑暗、礼教的虚伪,追求的是个体的“自由”而不是“独立”.庄子逍遥游是指无所依从、绝对自由地似鲲鹏般展翅翱翔在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一方面认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认为,“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在这种矛盾心理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嵇康的“游”继承了庄子的“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这一点.在他的诗歌中所出现的也正是这种逍遥游之“游”.所不同的是庄子是无法施展抱负,而嵇康是不屑于去做.在这点上阮籍与庄子有所相同,都是壮志难酬.但是嵇康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般的“逍遥”的对待人生.
嵇康的逍遥游之“游”是在继承庄子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发挥.使它成为自己所追求的的人生境界,嵇康去实践这种人生境界,在作品中表现这种境界.而庄子只是在他的思想有了这种境界,并没有去实践.庄子更多的是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认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嵇康继承庄子,更多的表现是嵇康以庄子的“逍遥游”这一境界为阶梯,使之更进一步.嵇康的“游”是实实在在的不受约束、任情而驰、优容游与的精神追求,是淡薄自然的生活的生命欲望,是竭力追求一种超凡脱俗、如诗如画般的宁静人生.嵇康的游仙诗之“游”是嵇康苦索“游”之境界的必然产物.嵇康“求仙问道”“服食药石”以求成仙得道,“仙”具体化是神仙,但却代表着“游”的境界.“游仙”的最终目标却是“游万物而任自然”的人生理想目标.这是他对生命的终极目标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