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篇关于西厢记的读书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20:16:27
求两篇关于西厢记的读书笔记

求两篇关于西厢记的读书笔记
求两篇关于西厢记的读书笔记

求两篇关于西厢记的读书笔记
是怀着一股虔诚甚至有点惶恐的心去读《西厢记》的,因为在读之前,就知道前人给它封的至高荣誉——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巨著,号称与《楚辞》、《庄子》、《史记》等名著并驾齐驱的“十才子书”,被誉为“天之夺魁”之作,是公认的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我不知道这些是否足以给我造成主观上的影响,使我在品评此巨著时脱离不出前人的圈子.不过在解读过程中,我还是觉得,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同时代的读者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背景和要求,用不同的思维和立足点去解读它,并从而读出不同的社会意义,是从根本上决定了《西厢记》取得相同的成功的.《西厢记》的盛名,在古代,我觉得首先是得益于它蕴含的反封建思想,如果没有这一个主题,而纯粹是一个爱情故事,相信它的魅力在当时也不可能这么大,就更不用说到以后了.剧本塑造了崔莺莺和张生两个形象,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向往爱情,追求幸福.他们互相爱慕,可是他们的地位悬殊:一个是相国之女,处在母亲严厉的家教之下;一个是书生,地位远远不及相国之女,在封建社会里,门当户对是婚姻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注定要通过反抗封建传统观点、反抗封建礼教,并要求两个人能够始终真心相爱,才能够取得胜利.故事就是围绕他们为爱情而反抗封建、以及他们面对重重考验时对爱情是否执著而展开的.这就使故事一开始就具备了反封建反礼教的社会意义,而作者在设计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地为他们设置了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障碍和要面对的困难,并且围绕如何排除这些障碍和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相应办法,因而他们在走这条反抗之路时迈出的每一步都具有了典型的意义,使得那个社会里,那些希望追求自己幸福而不甘于妥协在封建礼教压制下的青年男女读者,就以他们为榜样,或者从中吸取反抗的勇气,迈出反封建反礼教的步伐,追求婚姻自由的幸福,或者在阅读之中使自己进入角色中,在没有条件、能力和勇气抗争的现实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于是争相阅读《西厢记》也就成了一种现象,这也是作品在古代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到了今天,崔张们自由结合的障碍早已不存在,造成他们当年悲欢离合的客观社会因素也已经当然无存,那么,失去了反封建主题得到人民青睐的这一成功因素,《西厢记》为何还能够在现今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呢?《西厢记》又凭借什么去打动恋爱自主、婚姻自由的人民呢?笔者以为,《西厢记》里面人物形象的高大以及情感的美好是打动现代人、使其在现代社会还能够拥有这样为数众多的读者和获得厚厚的荣誉的根本原因.新时代,物质丰富了许多,风气也改变了很多,当恋爱自主、婚姻自由从封建青年人渴望而不可求变为今天的“再平常不过”时,那种得到以后就不珍惜的现象在颇大一部分人身上再次上演,滥情、假情、矫情大量充斥在原本纯真美好的爱情里,使得很多人愿意追溯那种纯情、深情、钟情之美.《西厢记》里的人物形象有这样的美,张生之钟情、莺莺之深情,都是典范.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两情相悦,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是与功名利禄、仕途经济、门第财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伦理道德毫无关系的感情,是那种情到深处随风飞,自由而舒适的境界,《西厢记》里的莺莺对张生的情感就是这个爱情的典范解释和表率,因此,在当代一些人对爱情随意挥洒、对世上有真正的爱情提出质疑时,《西厢记》不愧是一剂熨帖心灵、解毒除热的良药.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爱情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值得期待,真正的爱情是存在于人间的,并且是可以追寻、应该而且必须去争取才能够得到的.就这样,《西厢记》就从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里切入了现代人的心灵,取得了现代人的认同和首肯,再次焕发出绚丽的光芒.当然,《西厢记》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这些,其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文采优美华丽,写景写事自得工力,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但比起它的文学功用来,这些就只能够划入纯文学讨论的范畴,属于少数专业研究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