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历史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3:09:07
商鞅变法的历史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商鞅变法的历史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商鞅变法的历史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
(2)材料二是谁的观点?他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3)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历史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通常来说,史书都是后人根据先前史料进行编撰:
1、材料一,代表司马迁或当时社会的观点,他评论的商鞅变法应该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变法之后,秦国的确变得强大,所以遂有六国统一之结局,作者对变法是持肯定态度的;
2、材料二,代表汉书作者班固或东汉时的社会观点,对于商鞅变法肯定的是其变法务实的方法,以此取得经济、军事的大幅进步,从而变为最强大的国家;否定的是变法对国家的文化、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
3、个人感觉,变法是把双刃剑,关键看其伤害的轻重,后果带来的影响,像当今社会,是否需要改革一个道理.

商鞅变法的历史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历史阅读材料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根据材料一,说明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请阅读 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初一历史题)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的材料阅读,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题目.高手进阅读下列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八下历史 1、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 孙中山 图4陈独秀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 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2分) (3)请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图1:“立木取信” 图2:商鞅舌战群臣材料一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的材料阅读(过秦论),急, 初一上学期历史关于商鞅变法的一道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罗马废墟中出土的汉代绢”图 (1)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有人认为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