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晋南北朝宫殿形制,骈列制是什么?什么是骈列制?隋唐时被废弃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最好附平面图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3:51:25
关于魏晋南北朝宫殿形制,骈列制是什么?什么是骈列制?隋唐时被废弃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最好附平面图说明

关于魏晋南北朝宫殿形制,骈列制是什么?什么是骈列制?隋唐时被废弃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最好附平面图说明
关于魏晋南北朝宫殿形制,骈列制是什么?
什么是骈列制?隋唐时被废弃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最好附平面图说明

关于魏晋南北朝宫殿形制,骈列制是什么?什么是骈列制?隋唐时被废弃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最好附平面图说明
所谓“骈列制”,就是宫城内有两条平行并列的轴线,宫城的两座宫门分别对应着两座主要建筑.这种体制与后世习惯见到在宫城中央辟门而主要建筑皆沿中央轴线前后相贯左右对称布置的制度大相径庭.
骈列制的特点是礼仪性的大朝廷殿一组与处理政务的议事处及枢要部门一组而这在宫内的平行并列.以此为准,则第一个骈列制应是曹魏邺都宫殿.西晋洛阳宫和东晋建康宫的形制原则一致,均采取了骈列制.而骈列制既是以尚书台作为中央政府的宫内机构而产生,其消亡的根本原因,也正在尚书台的“见外”和威权日替.随着尚书由宫内机构变成与卿、监同列的宫外机构,骈列制也随之终止.这一过程由北齐邺南宫开始而为隋唐所采纳固定下来.
东汉洛阳宫区占有很大比重,但全城没有形成以主要宫殿为中心的轴线,城门、街道、市集的布局比较自由,表明当时洛阳保持着战国时期城市特色而并未遵循周礼营国之制.
东汉末洛阳遭受重大破坏,直到三十年之后,曹丕称帝,将魏都由邺迁洛,才在残破的废墟上重建洛阳,但其格局和面貌与东汉时相比较已有截然不同.这时所形成的“骈列制”布局模式,不仅由西晋全部继承,也为东晋、南朝所继承.两百多年后北魏重建洛阳时所依循的也是这一模式,其影响之大、历史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在前后几个朝代将洛阳作为都城的建设过程中,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城内外水系的改造.自汉代起,就开始了漕渠建设,经晋代再修,臻于完善.北魏则继承东汉魏晋的遗留并使之得以更好地利用.也正是因为充分发挥了水资源、水运的决定性作用,才使得北魏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在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伟大的都城,从而使鲜卑族就此摆脱经济贫困、文化闭塞之苦.
东晋建康一切因吴国旧有,惟一大建设是筑长堤六里余,东起覆舟山西,西至宣武城,用以蓄北山之水,名北湖,是形成人工湖之始,对改善节制建康供水条件大有益处.宋文帝元嘉年间再次修筑堤蓄水,命名为玄武湖,是建康的主要水源之一.
自东晋时修改重建完备的台城,一直沿用至陈亡被平毁为止,是建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城形制仿效西晋洛阳宫,沿用“骈列制”.东晋以后在台城屡有兴造,但主要是后宫内殿和华林园区,台城基本制度不变,成为研究“骈列制”的主要例证之一.
隋唐长安位于汉长安故城东南约三十里龙首原一带,宏观上仍处于关中渭水盆地的中心.由于“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文帝于开皇二年(582年)下诏在该地营建新都,是年十二月,命名新城曰“大兴城”.
大兴城的建设最值得注意之处在于它惊人的营建速度,自下诏营建起至迁入新都,前后不过十个月光景,被誉为世界城市建设史上一次真正的奇迹,标志着当时中国的高度文化水平.
大兴城的形制有两个来源:置宫城于北而官署坊市于南,宫城北垣与京城北垣重合,近于南朝建康;宫城位于中央而闾坊向两侧发展形成南北微缩而东西略长的平面,则类似于北魏洛阳.此外,大兴城的制度还明显受到当时已常用于州郡级城市的“子城──罗城”制度的影响.
隋代是短暂的,继之而起的唐朝全部继承隋的经营成就.唐代改大兴为长安(或称西京、或称上都).
入唐以后,长安城最大的变化是唐高宗时建立大明宫和玄宗时建立兴庆宫.前者代替太极宫(西内)成为主要正式朝廷,后者却是一处离宫.唐代对长安的另一改变就是增加两处夹城:一由东苑沿京城东垣至曲江芙蓉园,一由西内苑沿京城北垣至芳林苑.这是皇帝游幸的专用复道.
大兴城建立之初所采取的坊里制只适于商品经济不十分发育的城市,在坊里制的框架内,商业经济与城市形制的矛盾日益突出.
唐继隋,虽未从形式上废除坊里制,但却对其进行了一些改良,在长安城对称设置了东西两市,坊里中也兴起商店和作坊,满足了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的需要.
伟大繁盛的唐长安,不仅成为东方各国向往之地,也成为各国建设自己都城的榜样,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就是典型的例子.
隋代营建洛阳的目的是将其作为第二首都,以备关中歉收之时就食于东方.然而,隋代第二首都不在汉魏洛阳旧址,而是在其西边十八里的新址,其主轴正指向南方的伊阙,与秦始皇的阿房宫 “表南山之巅为阙”可谓异曲同工.
隋代洛阳的营建,包含建设宫殿坊市,营造苑囿离宫,迁移人口,开掘河道,建立仓储,是同时进行的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比之大兴的规划,更有预见,更为周全,也即是更为成熟了.隋代洛阳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水平又上了一层台阶.
唐初武德贞观年间,洛阳曾降为洛州.至高宗武则天时期又恢复都城地位,尤其是武则天称帝的十五年间,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堪称洛阳繁荣的鼎盛时期.
唐玄宗时期,关中粮食储备问题得到解决,朝廷再无必要就食关东、长驻洛阳,洛阳的地位随之降低.除了第宅园林,再无重大建设活动.唐代以后,洛阳虽曾经有一段时间保持着陪都的地位,但建设极少,城市逐渐萎缩,与隋唐时期有若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