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具体故事及评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0:26:56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具体故事及评价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具体故事及评价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具体故事及评价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具体故事及评价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美周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他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直接决定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取得胜利后不久,他就因病逝世,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他的妻子小乔也称国色,是后世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如最著名的篇章北宋大文豪苏轼笔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则被描写成为心胸狭隘,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反面人物.
生平
异姓兄弟
周瑜出身名门,族人曾经两代出任朝廷要职太尉之位,父亲周异也担任过洛阳的县令.190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举家迁徙至舒县,周瑜与孙坚的儿子孙策同年,成为好友,甚至提供自家南侧的大宅给孙策一家人,同时拜谒孙策的母亲,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过,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杨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随.
孙策丧父后,经过多年在袁术下打拼,终于能起兵发展,正要东渡历阳入吴时,书信报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兴的说:“吾得卿,谐也.(我得到你,事可成了.)”随后帮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秣陵、曲阿,打败笮融、薛礼,将刘繇赶走,发展极快.后来孙策亲自进攻山越,对周瑜道:“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我以这班士兵夺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足够,你先回去镇守丹杨.)”周瑜遂回师丹杨.
江东周郎
不久,袁术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从父周尚为丹杨太守,袁术本想招揽周瑜,但周瑜认为袁术终无所成,托辞请求回居巢出任县长,袁术听信了这一请求之后,周瑜却取道居巢东渡长江到了吴地.当时正是建安三年(198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并任命他为建威中郎将,发二千人为周瑜部曲,赐军马五十匹,又给周瑜鼓吹,为其建造屋舍,赠赐莫人能比.孙策下令道:“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周公瑾才华杰出,与我是从少相识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义.就像之前在丹杨,发人及船粮以帮助成就大事,论德酬功,这些也未足以报答.)”
周瑜身于庐江练兵,出备牛渚,后再领春谷长.不久,孙策发兵攻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当时江夏并不是孙军领下),攻克皖,两人将当地乔公的两位女儿占为己有,孙策对周瑜笑说:“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乔公的两个女儿虽然流离,但得我们二人作为女婿,亦可喜欢.)”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后再进逼寻阳,大破刘勋,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托孤重臣
200年,孙策遇刺,临终前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奔丧还吴,并与长史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担任中护军.同时,曹操打败了袁绍,要求孙权送子质到曹营.孙权与周瑜及其母商议,当时张昭等人建议接受曹操的要求,周瑜却坚决反对,他认为:“昔日战国时期的楚国初时被封于荆山的侧面,只有不满百里的土地,后来继嗣贤能,广开国境,建立基石于郢,遂据荆、杨二州,至到南海,传承家业、延续国祚有九百多年.现今将军(孙权)继承父、兄余下物资,兼有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境内富饶,人心不会思乱,乘船在水上举帆,朝早出发黄昏便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又有何急切要送人质?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建立关系,与其建立关系,则有召命便不得不往,会被制伏于人.最多只不过做一个诸侯,仆从十多人,车数辆,马数匹,又岂可和在南面称霸相同?现在不如不派遣人质,慢慢观看其变动.若曹氏能率兵来统一天下,将军(孙权)再臣服于他也未迟.若是策划暴乱,士兵犹如火烧,不息兵而自我消灭.将军(孙权)韬勇抗威,等待天命,何以要送出人质?”周瑜的忠心和为东吴集团的长远谋划,由此可见一斑.
孙权之母支持周瑜的决定,并说:“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周瑜所议决实对.周瑜与孙策为同年,只小一个月而已,我视他为自己的儿子,你要以事兄之礼对待他.)”最后,孙权也没有送人质给曹操.206年,周瑜督孙瑜等讨伐麻、保两处贼兵,俘虏万多人,后还守官亭.后来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领千人进柴桑,周瑜追讨击,生擒邓龙.208年春天,孙权讨伐江夏,周瑜为前部大督.
赤壁之战
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孙权又受到鲁肃以及代表刘备势力出使的诸葛亮的说词影响,正犹豫不决.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周瑜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孙权这才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言降者,如此案!”
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相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巴丘殒命
周瑜与程普乘胜追击,发兵南郡,与曹营大将曹仁隔江对持.周瑜遣甘宁先攻夷陵,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周瑜亲自率军进攻,但右胁被流矢所伤,伤势严重,引军撤退.曹仁闻得周瑜伤得不能起来,亲自督军到周瑜阵前,周瑜起身乃行到军营激厉士气,曹仁见状便撤退.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南郡终于被攻克.孙权别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同时周瑜献计软禁刘备,想分化刘备阵营,但孙权不用.
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孙权答允,但就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36岁.孙权亲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动.葬于家乡今安徽庐江城东1公里处.墓为圆顶,高2米,封以灰色麻布纹大汉砖,墓门朝东,墓周松竹环绕,墓前有一块在1442年立的明刻“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而另外亦有清代立的《汉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铭》.现已扩建为周瑜墓园.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吴夫人:“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孙权:“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吕蒙:“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诸葛瑾、步骘上疏孙权:“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于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于兴继,为胤归诉,乞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节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宋词人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节录:“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明代才子高启的《过二乔宅》节录:“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清代郑板桥的《念奴娇·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