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和月食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1:32:37
日食和月食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日食和月食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日食和月食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日食和月食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日月食观测在研究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寻找近日彗星和水内行星,检验广义相对论理论以及校正历史中年日次序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日食,特别是日全食:是人们认识太阳的极好机会,能使人观测到平时被光球所淹没的色球层和日冕.日全食时,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球圆面,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上,在被遮黑的日轮之外相继显现出红色的色球层和银白色的日冕,科学工作者可以在这一特定的时机、特定的条件下,观测色球和日冕,并拍摄色球、日冕的照片和光谱图,从而研究有关太阳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例如在1868年8月18日的日全食观测中,法国的天文学家让桑拍摄了日饵的光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氦”,这个元素一直在过了二十多年之后,才由英国的化学家雷姆素在地球上找到.
日食可以为研究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提供良好的机会.当太阳上产生强烈的活动时,它所发出的远紫外线、X射线、微粒辐射等都会增强,能使地球的磁场、电离层发生扰动,并产生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应,如磁暴、极光扰动、短波通讯中断等.在日全食时,由于月亮逐渐遮掩日面上的各种辐射源,从而引起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发生变化,因此日全食时进行各种有关的地球物理效应的观测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已成为日全食观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日全食的开始和结束是十分突然发生的,可以用日全食的开始和结束对太阳和月球的预报位置同真实位置的一致程度进行检验.一次日全食也可以用来检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预言:光线在经过一个强引力场时应发偏转.在日全食时,通过测量靠近太阳边缘的恒星的位置并同它正常位置进行比较,就可以进行这种检验.1919年的日全食就是第一次机会,当时就做到了这一点.
平时,我们很难看到靠近太阳的水星,更难看到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天体.到日全食时,我们不仅能看到水星,而且还是寻找近日彗星和检验是否存在水内行星最好时机.
月食也具有科学价值.在把整套仪器安放到月球之前的时代,可以用一个温差电偶测量突然进入地球阴影之中的月球表面的任一区域的变冷速率来得到月球表面结构知识.
历史上的记载通常包括对日食和月食的记述,特别是在这些日食和月食发生在诸如一次战争或一位国王去世这类重大事件前后,更是如此.现代的天文方法能够确定在某个时期中的任一次日食和月食的准确情况.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明确地断定包含食的记载的年代并检验历史记载细节的准确性.
例如亚述人的编年史.也可以用对食的记载来检验记事细节的准确性.在埋葬圣埃德蒙兹的记载中,记述了具有发生日期的一次日食和十一次月食,这些食发生于公元1258至1297年期间.日期的一致性和记述的准确性都是很好的,这就在手稿的可靠性方面增强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可信程度.
又如:我国有确切纪年之始,一般认为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发端,而之前的夏、商以及西周大部分纪年是不大清楚的.为此,国家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开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其中有一个惹人注目的课题就是西周“懿王元年丙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郑.”懿王要早于共和四世,弄清懿王元年的时间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寻找失落的年代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谓“天再旦”指的是日出前的一次日全食.日出前,天已发亮,这时日全食发生,天黑下来;几分钟后日全食结束,天又一次放明.而现代天文学完全有把握计算出西周时期的日食,这就为确定懿王元年天再旦的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则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

日食是研究日冕色球的最佳时机,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空的引力场弯曲也是通过日食验证的

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

日食是研究日冕色球的最佳时机,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空的引力场弯曲也是通过日食验证的

自然现象很N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