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 《长恨歌》读后感5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3:06:25
蒙曼 《长恨歌》读后感500字左右

蒙曼 《长恨歌》读后感500字左右
蒙曼 《长恨歌》读后感
500字左右

蒙曼 《长恨歌》读后感500字左右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
  070933 沈梦园
  红颜,千年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早闻白居易的感伤诗能“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歌咏者”.今日读《长恨歌》,果然名不虚传.初看此题,一般人易误以为白居易亦凡夫俗子,将恨追究在杨贵妃身上,恨她因色误君,从而误了国.而事实不然,或者说是截然相反,作者在此诗中对女性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作者对本诗表现的
  唯一的女性——杨贵妃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塑造了女性的悲剧.女性漂亮不是罪.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杨玉环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一朝选在君王侧”也
  许并不是她所希望的生活,但命运却让她走上了贵妃之路,充满了宫廷斗争的后宫生活.
  也许唐玄宗对她的爱让杨玉环也爱上了这位君王,这更不是她的错,若连爱一个人也有错,那世上错者岂不是千千万?而后杨玉环死了,为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她死得多么无辜,多么悲惨,多么凄凉,“花钿委地无人收”.这乱世的爆发与她何干?她有何错?她仅仅是个政治悲剧的牺牲品,直接的受害者.
  悲剧不是杨玉环个人造成的,而政治悲剧是身为皇帝的唐玄宗的悲剧,而这政治悲剧又是封建制度下不可避免的悲剧.杨玉环的死也许可以让六军重振,却不能改变安史之乱的爆发,蔓延.
  古人云:红颜祸水.我却说错错错.并不是因为我是女生而偏袒红颜,而是事实摆在眼前,古往今来重男轻女,霸业在手的男人总逃不了美人关,而后的覆国就由那可怜的女性来承担.过因红颜?若不非一国君王因色误国,国会破?家会亡?得宠也好,失宠也罢,在封建社会女性的最终命运永远是个悲剧.无论是认命,抑或进行怎样的抗争,女性无一幸免——全是悲剧,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作者在此是种写明了唐玄宗重色,思色,求色,得色,宠色,失色,思色的一系列,通过唐玄宗记当时社会的渲染,将杨贵妃不仅仅作为个人的悲剧,更把她作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的典型,提高到了社会悲剧,进而是这个典型更有社会价值.
  诗名《长恨歌》,却在诗末才点名了“恨”,恨因求色误国的君主悲剧,恨因君王的悲剧而导致的国家的悲剧,恨因社会的悲剧而导致的女性的悲剧,前篇大篇幅的铺垫将“恨”大大升华,也点明了主题.
  过因红颜?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将杨玉环的悲剧通过历史事实的描写和浪漫的想象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恨、同情交织在一起.更恨当时的君王亦不醒悟,一语双关.红颜只是引申.红颜,千年恨?想必白居易早已否决了这个问题,红颜古往今来数不胜数,元白居易的诗被后人读懂,亦懂得红颜并非是千年恨……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fe05750100i7x1.html
  《〈蒙曼说唐:长恨歌〉》是中央民族大学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讲座长恨歌系列的基础上润色而成的.《〈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蒙曼老师是自《〈百家讲坛〉》开播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以连续主讲过蒙曼说唐:武则天,蒙曼说唐:太平公主系列.2009年12月又在《〈百家讲坛〉》上主讲长恨歌系列.当时我就看了蒙老师的讲座.今年1月《〈蒙曼说唐:长恨歌〉》图书出版,我买了一套.仔细了几遍,颇有几分感想.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期间形成历史文献可谓灿河汉,抛开野稗杂家不论,光是被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也可谓是卷帙浩繁.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专家学者也难以将这些史书尽读一遍.更兼历史文献成书年代距今较远,其中不乏晦涩难懂之处,莆通百姓没有专业背景,是很难读懂这些历史文献的.另人庆幸的是蒙曼老师在其讲座的基础上出版了《〈蒙曼说唐:长恨歌〉》这套书.我读了这套书第一个感受就是该书语言现代,通俗易懂.使学术从高高的象牙塔上走了下来,使之成为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历史.蒙老师曾经说过“为百姓讲史要时刻想着人民的接受度”.这也是蒙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蒙曼说唐:长恨歌〉》一书做到了这一点.同时它也为唐史通俗化做出了贡献.
  我门常说知识分子,“知”是知道,“识”是认识.所以说知识分子不是知道分子,知识分子不仅要“知道”,还要在知道的基础上对其有所认识.以历史方面来说虽然没有纯粹的不反映著述者观点的客观史料,任何历史著述都或多或少渗透着作者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但是在以往的历史读物中却很少有作者将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罗列出来的.而蒙老师在《〈蒙曼说唐:长恨歌〉》中却是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直书于纸上这也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
  唐玄宗及他所开创的时代距离我们今天已经1200多年了.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为什么它非但没有被我们忘记,反而会唤起我们对它无限的怀念呢?我想这是因为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盛世情结.人们希望唐玄宗所开创的盛世能够常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唐玄宗开创的时代却是以喜剧始,以悲剧终.但是也恰恰是这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的悲剧,才使得唐玄宗及其所开创的时代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吧.
  往者已矣,大唐盛世今天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正象老师在书中最后一段所说的:“山河不老,盛世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