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杜甫 诗译求自己做一篇跟杜甫的登岳阳楼意境相同的诗昔闻洞庭水那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3:46:26
登岳阳楼 杜甫 诗译求自己做一篇跟杜甫的登岳阳楼意境相同的诗昔闻洞庭水那首

登岳阳楼 杜甫 诗译求自己做一篇跟杜甫的登岳阳楼意境相同的诗昔闻洞庭水那首
登岳阳楼 杜甫 诗译
求自己做一篇跟杜甫的登岳阳楼意境相同的诗
昔闻洞庭水那首

登岳阳楼 杜甫 诗译求自己做一篇跟杜甫的登岳阳楼意境相同的诗昔闻洞庭水那首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现在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大历三年(768)秋,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编辑本段]简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是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登岳阳楼译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现在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