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他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22:44:51
王羲之王献之他的故事?

王羲之王献之他的故事?
王羲之王献之
他的故事?

王羲之王献之他的故事?
简介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学书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以前各种碑刻均用篆书或隶书,王羲之以后行书亦可刻碑.据传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自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佚事
东床择婿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王羲之写染一池水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王羲之写字换白鹅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在自己做官时,从后院的池边练字,从池中洗笔,日久天长,池水都黑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爱好.王羲之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道》经《德》经 .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一日,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乘舟于绍兴游览,船到县禳村,见岸边有一群白鹅,王羲之看得出神,询问得知这些鹅为道士所养,河里鹅群悠闲地浮游,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着,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白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己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像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最后,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假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问此事,仍坐在东边的座位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坐在东边的座位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郡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 "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王羲之墓
王羲之于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据《剡录》载:“王右军墓,在县东孝嘉乡五十里.”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会稽永欣寺沙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墓为1984年重修,向南,圆形,条石青砌,墓前铺青石平台,中立石碑,碑阳镌刻“晋王右军墓”,上覆以方形石亭,单檐歇山顶.此处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青山环抱,碧溪蜿转,秀色可餐.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羲之传论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搓挤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蒙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干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笔法诀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为竖必努,贵战而雄.
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侧不得平其笔.
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
策须仰策而收.
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啄须卧笔而疾掩.
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平,贵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
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口”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艾”须上磔扭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巧在乎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箐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脱专执自贤,缺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
论书
太宗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朕少时为公子,频遭敌阵,义旗之始,乃平寇乱.执金鼓必有指挥,观其阵即知强弱.以吾弱对其强,以吾强对其弱,敌犯吾弱,追奔不逾百数十步,吾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而返击之,无不大溃.多用此致胜,朕思得其理深也.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指意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所资心副相参用,神气冲和为妙,今比重明轻,用指腕不如锋芒,用锋芒不如冲和之气,自然手腕轻虚,则锋含沉静.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虞安吉云: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是书耶?纵放类本,体样夺真,可图其字形,未可称解笔意,此乃类乎效颦,未入西施之奥室也.故其始学得其粗,未得其精.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 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及其悟也,心动而手钧,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粗而能锐,细而能壮,大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
有关王羲之的文言文
书断 王羲之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 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 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译文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王羲之的妻子,为郗鉴之女,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
“东床快婿”一说,即来自郗鉴择婿的故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下落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永欣寺(即现在的云门寺)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 ,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的传奇故事,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