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14:17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1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意义,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我们一般从四个角度去全面把握哲学的含义: 从本意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从世界观上看,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合. 从与具体科学的角度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全部展开

我们一般从四个角度去全面把握哲学的含义: 从本意上看: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从世界观上看,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合. 从与具体科学的角度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收起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有终极的答案。 对于初学者来说,“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翻翻哲学辞典或者大百 科全书就行了,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说的是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号称研究哲学的人,或者说自认为对哲学“略知一二”的人,却不能这样做,因为那并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也令我们感到汗颜,虽然哲学这门学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却至今尚未有...

全部展开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有终极的答案。 对于初学者来说,“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翻翻哲学辞典或者大百 科全书就行了,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说的是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号称研究哲学的人,或者说自认为对哲学“略知一二”的人,却不能这样做,因为那并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也令我们感到汗颜,虽然哲学这门学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是“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却至今尚未有定论。由于这个问题太大太难了,即使是以此作为书名的大部头著作业已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在此并不想(实际上也不可能)解决“哲学是什么”的问题,而只是想把这个问题本身当作一个问题,看一看会有什么答案。 从问题本身看,“哲学是什么”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 哲学”。表面上这两种表达方式所说的是一回事,都是关于哲学的基本规定或定义,似乎无论把问题中的“什么”放在后面还是放在前面,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在西方语言中一说到“哲学是什么”或“什么是哲学”,其实就是一句话,例如英语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语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虽然当我们把它们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既可以译作“哲学是什么”,也可以译作“什么是哲学”,不过通常并没有要突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在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而且这一差别不仅仅是翻译的方式问题,而且是表述的含义问题。不要以为我们是在玩儿文字游戏,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确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追问某种东西“是什么”的时候,通常在逻辑上问的是这种东西的“本质” 或“本性”,亦即规定它“是什么”的“定义”。然而所谓“定义”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经如此或现在如此的实际状态,也可以是将来如此或应该如此的理想状态,前者说的是“是如何”,后者讲的则是“应如何”,一个是“实然”,一个是“应然”。在一般情况下,一门学科的基本规定是没有这种区别的,或者说上述两方面是统一的,但是哲学却不一般。由于哲学家们在“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普遍的共识,使得我们只知道以往人们关于哲学的不同规定,而无法确定关于哲学的一般规定,于是在“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之间就出现了差别。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是什么”问的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而“什么是哲学”问的则是究竟什么样的哲学才能够被我们称之为哲学,亦即作为普遍意义的哲学“是什么”。 当我们以这两种不同的方式追问哲学的时候,似乎显得对哲学有点儿不太恭敬,因 为这意味着在“哲学过去和现在是什么”与“哲学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着差别,把这个问题问到底就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哲学过去或者现在是什么样子,它有可能还不是它应该所是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说,对于一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之久的学科是不应该产生这样的疑问 的,而且哲学也可以有一般的规定,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从理论上讲的确是这样,但是事实上却不尽然,因为哲学是一门与众不同、十分独特的学问。不仅如此,对于一门学科而言,存在的时间长短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们之所以不会向其他科学提出这样的质疑,原因就在于它们早就定型了,无论它们的内容、方法甚至对象的范围等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门科学的定义通常是不变的。哲学就不同了。因为哲学与任何一门科学都不一样,我们简直无法将它看作是科学。 尽管说哲学不是科学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对于以哲学为职业的人尤其如此,然而只 要有一点儿哲学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2000多年来,哲学家们几乎在所有的哲学问题都争论不休,甚至在哲学的对象问题上也难有定论。虽然我们都希望哲学是科学,都认为哲学应该是科学,但是它的的确确并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因而即使从这个角度看,哲学也还不是它应该所是的样子。 为什么说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显的原因是,哲学 不像科学那样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或者说,哲学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许许多多的问题。譬如就数学而论,通常我们认为只有一门数学,其他各式各样的数学都是数学的分支或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历史上只有一门哲学,其他哲学都是哲学的分支或发展阶段。黑格尔曾经主张历史上只有一种哲学,其他哲学不过是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在很少有人持这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了,因为它起码与事实不相符合。无可否认,哲学也有自身的发展过程,然而这个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确有某种传承关系,但是在大多数哲学问题上它们的基本观点却是很难调和的。不恰当地说,自然科学类似某种知识积累的“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不管科学的历史,只要把它积淀下来的成果拿过来使用就行了。哲学却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圆周运动”,围绕着一些永恒无解的难题,尝试着一种又一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尽管在哲学家们之间的确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是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它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显而易见,今天的人们在知识的占有上是古人无法比拟的,任何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都要比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先进”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学的人也极少有人能够达到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虽然他们所表述的知识内容早已过时了,故而哲学很难用“进步”来衡量。

收起

所谓哲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上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切普遍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科学。研究规律是手段,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目的。人类怎样认识世界,就会怎样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哲学,归...

全部展开

所谓哲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上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切普遍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科学。研究规律是手段,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目的。人类怎样认识世界,就会怎样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哲学,归根结底就是研究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 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哲学为什么是抽象的?因为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的抽象同一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存在的存在。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 头脑说,哲学是万学之学。一切具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一切具体的应用学科都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但这必须以哲学原理的正确性为前提。 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把握抽象必须用具体;把握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只能用抽象。 研究哲学不能脱离研究具体问题的应用学科;某一具体的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它与其它学科的外在关系,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把握抽象的哲学原理必须依赖具体的应用学科,具体的感性现象和具体的生活体验;把握具体的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它与其它所有学科的外在关系只能是哲学。 哲学的有用是因为它是统一切学问的万学之学;哲学的“无用”是因为它不直接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哲学就是用简单的说话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让人们去思考和体会。哲学本身就是用来完善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帮助他人完善思想的。 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 把哲学低估于现代科学是不负责任的,哲学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将哲学简单的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则成为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 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 凡是承认物质为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称唯物主义者;凡称意识第一性,物质依赖与意识存在的,称唯心主义者。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门理论。哲学同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的规定,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哲学的本质和属性规定。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哲学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生存发展是人类生来具有一般本质和规定,现实世界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只有进行包含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生存发展的基本目标。人类的哲学思维和哲学社会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是包含社会意识内容和规定的行为。哲学是具体事物或世界的组成部分。哲学是社会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形式和组成部分,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是包含元本体的元实体,是统一世界大集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哲学是一门有历史悠久的学问,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义有多种版本。哲学(PHILOSOPHIA)是两千五百年前古希腊人赫拉克利特创造的术语,本义是“追求智慧”。十九世纪末,日本学者西周(NISHIAMANE)将外文PHILOSOPHIA译成汉文“哲学”。黄遵宪又将哲学一词转介到中国。中国清代以前的文化典籍中并无哲学一词,“哲”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明智”,与外文PHILOSOPHIA的语义相贴近。外文PHILOSOPHIA按其本义是“爱智慧”,而非智慧之本体,哲学表现为对智慧永无止歇的追求。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 哲学是人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对一切能想到的事物(不论其虚实),追问其本质、关联、共性的思考与探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在较流行的关于哲学的定义,这种关于哲学的定义是完全错误的。什么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化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系统化的哲学理论。把哲学定义为哲学理论,驴头不对马嘴。

收起

朋友,你好。 参考一下 哲学与教化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9日 08时50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嘉明 在当代哲学中,随着对工具理性、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费逻辑等等的批判,哲学的功能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主要是批判性的,但实际上哲学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却是“教化”,包括“批判”本身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化。这不仅对于中国哲学如此,对于西方哲学也是如此。 儒家的教化学说 儒家的教化思想...

全部展开

朋友,你好。 参考一下 哲学与教化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9日 08时50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嘉明 在当代哲学中,随着对工具理性、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费逻辑等等的批判,哲学的功能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主要是批判性的,但实际上哲学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却是“教化”,包括“批判”本身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化。这不仅对于中国哲学如此,对于西方哲学也是如此。 儒家的教化学说 儒家的教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大学》中的“修道之谓教”上(《礼记·大学》),它意味着儒家的“修道”就是教化。之所以有理由把这部经典作为解读儒家教化思想的基本依据,是由于按照二程的说法,《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并且朱熹也推崇《大学》为“定世立教大典”,肯定它在作为学者为学的顺序中所具有的入门地位(“学者必由是而学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页)。 修道既然是教化,那什么是所要修炼的“道”呢?还是用《大学》中的话来做注脚。其开宗明义的“大学之道”,就具体点明了需要修炼的“道”的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视作修道的内容。“明明德”是对己而言的,彰显内有的道德本性:“亲民”是对他人而言的,将德行推及他人,也就是去爱人:“止于至善”则是道德修炼的境界,即成为“君子”。至于“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说是指明修道的方法与过程。当王阳明把“格物致知”的“格”字训为“正”字时,格物致知作为修道的方法(“功夫”)就更加凸显出来了;也就是说,“格物”并非是去格外部之物,而是同诚意正心相一致,都是要“正己”,革除心中的杂念,然后达到“安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如果把视野延伸到儒家的其他经典,则随处可见它们论述的教化内容。例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以及智、仁、勇“三达德”,等等。总之,通过修成“内圣”(“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来达到“外王”的目标,即通过个人人格的修养,人际关系的圆善,来达到成为“君子”、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是儒家教化哲学的根本宗旨。 正由于儒家教化哲学的主旨是“修道”,因此“道”在孔子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把“道”作为自己的志向之所在(“志于道”),甚至誓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此外,孟子的说法也可用来证明“道”在孔子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从教化的角度解读儒家哲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哲学的性质。教化追求的是一种“应当”,儒家哲学始终如一地沿着这一方向前进。它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仁义礼智信,忠义孝悌等道德规范,就是这种“应当”的具体表现,它们构成教化的具体内容。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主流哲学的特点,它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价值论的哲学。在儒家哲学那里,“求真”是服膺于“求善”的目标的(例如,格物致知本来是为求真的,但实质上却成了道德修炼的从属手段),由此乃至忽视了对求真问题的探讨。 西方哲学的教化学说 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人文主义的,而西方哲学则属于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也反映在教化观上。黑格尔哲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黑格尔从个体的直接性与本能性,与理想的理性存在者的普遍性对比的角度,来看待教化的重要性。教化之所以有其重要性,在于人就其本性来说,原本处于直接性与本能性的状态,但从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角度来说,他却不能停留于直接性与本能性的层面上,而应当上升到普遍性,因此,哲学应当提供这样的教化作用。教化的本质,正是在于使人成为普遍的、理性的“精神存在”。正由于教化对于哲学如此重要,所以黑格尔甚至把它看作是哲学“存在的前提条件”。 秉承德国哲学的这一传统,伽达默尔对于哲学的教化作用不仅是认同的,而且还着力凸显教化对于哲学乃至整个“精神科学”的意义。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他甚至把教化认定为精神科学的本质。哲学与精神科学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传统,被归结为教化概念的传统,由此教化概念被赋予崇高的地位。精神科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依赖的正是这一“教化”的因素。“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真理与方法》,第14页)伽达默尔并认为,教化概念所体现的这一人文主义传统在与现代科学要求的对抗中赢得了某种新的意义。 此外,伽达默尔还把“教化”与“共通感”概念联系起来。这里的“共通感”,是在维科的意义上使用的,即它是“在所有人中存在的一种对于合理事物和公共福利的感觉。”这种意义上的共通感,在伽达默尔看来,是教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当代的美国哲学家罗蒂也谈论教化的问题。基于对传统“镜式哲学”(即把认识看作是对事物的客观的表象)的反对,罗蒂的“教化”概念的主要含义是,教化哲学的目的是进行谈话,以“发现新的、较好的、更有趣的、更富成效的说话方式”为目的(《哲学和自然之镜》,第315页)。他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哲学就可帮助人们避免产生自欺。这样,所有的哲学就被罗蒂归结为两种类型:“教化的哲学”与“系统的哲学”。前者引导的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杜威、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为代表;后者代表的是不正确的观念,以笛卡尔、斯宾塞、卡尔纳普等人为典型。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罗蒂而言,哲学的教化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建立某些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方法,包括不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某种本质的认识者。 哲学教化观的启示 中西哲学在教化观上的某种一致性,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尤其是在有关哲学的目的与功能、中西哲学的对比等问题的认识上。 哲学的目的与功能是什么?假如把教化也视为哲学的目的与功能的话,那么对哲学的这种理解似乎可提供一种看待中西哲学的新视角,从而在“中国是否有哲学”这一争论的问题上,由上述视角的变化也会相应带来答案方面的变化。其实,说到底,同样认可教化作用的中西哲学之所以有形态上的差别,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真与善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中国哲学教化的目标是求“善”,并且以“诚意正心”之类的自我道德修炼为手段。这样的认识使得中国哲学将求真从属于求善。而西方哲学教化的目标是求“真”,它以“理性”的培植为教化的手段。这样的认识使得西方哲学将求善从属于求真,强调理性的规导。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知识才有德性)、柏拉图的善作为理念的“理念论”、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善的理念甚至成为逻辑的一个环节)即为其中的典型之例。因此,这一教化的目标与手段上的差别,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西哲学后来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造成了它们不同的哲学形态。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收起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的目的是回归人的,不管什么哲学,都是以人为最终目的的。间接目的:追求真理,进行运用,渐进到最终目的。...

全部展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的目的是回归人的,不管什么哲学,都是以人为最终目的的。间接目的:追求真理,进行运用,渐进到最终目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