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表现性活动测评作品、选修记录或评价卷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2:00:08
校本课程表现性活动测评作品、选修记录或评价卷是什么

校本课程表现性活动测评作品、选修记录或评价卷是什么
校本课程表现性活动测评作品、选修记录或评价卷是什么

校本课程表现性活动测评作品、选修记录或评价卷是什么
在实践能力这一块有一项“校本课程表现性活动测评作品、选修记录或评价卷”我我是07届的,一中毕业的我看了下我的是用的劳技课的作品照片 你就弄学校

就是与美术课有关的作品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

全部展开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使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的优势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1.教师的积极参与  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与重构。  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三级课程管理是权力和责任的再分配,以三级权力主体构建。对教科书的管理主要有两个制度:一是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二是教科书审定制度,给出教科书目录。  国家: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审议省级上报的课程推广方案: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  地方: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发言权。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教科书选择权。  与综合实践课的区别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   如果真要给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做出区别的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  二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三是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  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