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概念教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6:44:13
怎样进行概念教学

怎样进行概念教学
怎样进行概念教学

怎样进行概念教学
最近和老师们的交流中,谈论更多的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心倾听了一些老师的“心声”,记录了一线教师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在谈论的教师中,很多老师谈到了“概念教学”的尴尬与困惑.研究概念教学,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已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下面仅以“数概念”的教学为例,来对概念教学做一些探讨与阐释.
一、概念教学的误区
调查中发现,目前的概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师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去记忆,然后借助大量的练习去加以巩固.这样,常常看似学生掌握较好,但理解不深,不会灵活运用.如,有的学生能把分数意义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但是不会用分数的意义去解释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只需要分子相加减,分母可以不改变的道理.这样的学生,即使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那也只是照猫画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忽视概念间的联系.
每一个数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必须把它们放在一个系统中去看待,去组织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把许多本来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孤立、零星的来教,如同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便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3.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
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常常表现得束手无策.
4.忽视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
数概念教学必须适合学生掌握数概念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因此,我们在数概念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以它为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好多课堂却忽视学生掌握数概念的心理过程,简化或省略这一过程.这样,就将教学建立在了“知识传输”、“概念记忆”的低层次教学之上.
上述误区中的各种现象,在概念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如下:
二、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误区,结合自己对概念教学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笔者以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予以关注与尝试.
1.关注知识网络——让概念教学的备课建立在深度研读教材的教材之上
数学教学,自然应以数学内容本身的魅力来感召学生.挖掘教学内容的核心,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便成了有效备课的前提与基础,更是有效上课的扎实根基.就拿“分数的意义”一课来说,本课设计之前,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把握了知识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为本课的教学寻得了扎实的根基.纵向来看,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更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乃至分数的加减法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从横向来看,分数的认识和小数的认识与计算、百分数的认识交织在一起.三年级上学期先初步认识了分数,然后在下学期才开始了小数的认识,这与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一特性是分不开的.同时,在充分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再来认识百分数,这也与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即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好分数的意义,既是对小数认识与理解的一个补充与提升,更是百分数教学的基础.在把握了上述横向与纵向联系的基础上,围绕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这一核心内容,设计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及抽象思维能力.把握知识脉络,寻得教学内容的根,为有效教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概念比较——促进学生深刻把握概念本质
《教育心理学》指出,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途径有以下四点:一是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二是提供变式;三是科学地进行比较;四是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科学地进行比较,作为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生知识概括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进行比较,才能进行及时的抽象与概括,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规律.本课教学中,我就尤其注意这一点,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澄清认识,深化理解,充分发挥了比较法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量”与“率”比较中,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量”和“率”的理解,是本课设计的重点关注点之一.如何恰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仅靠言语表述是很难澄清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真实情境,即真实素材.教学中,借助课堂生成的素材,及时追问:为何前面分苹果的问题的答案都要带单位名称,而后面的分苹果结果却不带单位名称呢?一语激发学生发现秘密,感受“量”和“率”的不同,为今后学习用分数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巧设挑战性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理解走向深入
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德加默也主张“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在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认为,围绕教学重点,巧设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得到基本探究素材后,我连续设计了两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个是:“刚才个数不同的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后,为什么每人分得的却又都是二分之一呢?”,另一个是:“为何前面分苹果的问题的答案都要带单位名称,而后面的分苹果结果却不带单位名称呢?”每个问题,都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它们在深刻思考的基础上,一步步理解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