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物最优觅食行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1:03:20
什么是动物最优觅食行为

什么是动物最优觅食行为
什么是动物最优觅食行为

什么是动物最优觅食行为
动物的采食行为包括觅食行为和取食行为.觅食行为主要是指寻找食物的阶段,对与肉食动物还包括了发现,鉴别等过程.
  一、最有效率的捕食者
  动物为了生存下去并且延续后代,必须完成持续的保证生存和繁殖的觅食行为.动物每天在觅食行前,必须面对下面3点:
  1、决定到什么地方去取食;
  2、取食什么类型食物;
  3、什么时候转移取食地点.
  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使每种动物的取食行为都是最有效率的.
  原因:自然选择总是使动物的觅食效率尽可能地加以改进,因为只有捕食者能够更有效地捕食来提高其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自然选择才会对它有利.
  例1:山雀属鸟类冬天的白天必须每隔3秒钟就捕食1只昆虫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例2:狮子,尽管需用大量时间用来休息,狩猎活动和其他活动(如保卫领地、交配、休息)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竞争,同时存在强大的环境自然选择压力.因此,捕食的高效率是其种族延续下来的关键.
  二、动物的食性与食物链
  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和捕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的茎叶或者种子、花粉、花蜜等为食,如牛马羊鹿等大型草食哺乳动物以草为食,很多鸟类主要是以植物的种子为食,蜂鸟、蝴蝶等以花蜜为食;捕食性动物包括捕食昆虫的鸟类、食肉的大型肉食动物等.
  1、草食动物
  主要是以草为食物的动物,如鹿、鸭牛、大象、斑马、角马等.
  2、啮齿动物
  指哺乳纲啮齿目的动物,是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1/3),非常适应多种生活环境,遍布全球.体形中小,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终身生长.无犬齿.包括松鼠科、河狸科、仓鼠科、跳鼠科和鼠科的动物.
  3、肉食动物
  食肉目的动物主要是肉食性的.包括犬科、熊科、大熊猫科、鼬科及猫科动物.其中也有在进化过程中改变食性的,如大熊猫在冰川过后,以竹子素食为主.
  4、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间的最主要联系是食物联系,通过食物而直接地或间接地把各个成员结成一个整体,这种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food web).
  动物所利用的全部能量,最终是来源于日光.
  植物借叶绿体利用日光的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质造成糖类,把日光能转变为食物的潜能.
  草食动物通过取食植物而获得能量.
  肉食动物通过捕食草食动物而获得能量.
  大型食肉鸟兽还捕食小型食肉动物.
  能量这样形式流转,构成复杂的食物链.
  三、选择最适食物
  1、选择最有利的食物
  捕食者总是倾向于选择有利性更大的食物.
  食物的净值与处理时间之比值是衡量食物有利性的一种尺度,处理时间是指从捕获猎物到吃下猎物所花费的时间.
  2、最适食谱
  捕食者的觅食时间包括搜寻和进食两部分,如果捕食者只选择最有利的一种猎物作为食物,虽然可以使单位时间的食物摄取量很高,但是搜寻食物所花费的时间必然较长.因此,动物食谱中包括很多有利性较小的食物.
  例:用大蠕虫和小蠕虫饲喂大山雀:
  (1) 在两种均为低密度时,大山雀对两种蠕虫没有选择性;
  (2) 当大蠕虫密度增大时,大山雀开始变现出高度的选择性;
  (3) 当大蠕虫密度不变,增大小蠕虫密度数量2倍,大山雀的食谱发生一些变化,采食少量小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