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满意的再追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4:36:14
评价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满意的再追分

评价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满意的再追分
评价余秋雨的行者无疆
满意的再追分

评价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满意的再追分
思者无疆——读《行者无疆》有感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
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个城市.我没有感叹他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闯北极,也没有感叹他竟可以独立走完如此漫漫长路,让我惊叹的是,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他用“行者无疆”给书命名,却让读者做了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
转眼到了南欧的威尼斯,一个身在现代而无车马的喧闹水城,一个着实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已一百多次被海水淹城让这座古老的小城显得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归纳起来,觉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总是帮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总是把出色者列入强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产生了矛盾之美.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呢?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人生才称之为人生.
中欧的奥地利虽然也有深远的文化,却不像南欧的意大利那样颓墙残柱,而是处处都被收拾的齐整光鲜.有人评论说,这是没有文化的做法.其实又何必让所有的建筑都沉浸在历史里呢.看看今天有着“天堂”美称的杭州,除了保留一些极具历史意义的古迹外,到处都体现出新世纪,不一样的天堂美.我喜欢眼前的杭州,也喜欢书中的奥地利,喜欢两者共有的古今共存之美.
西欧的巴黎是我意识中最熟悉的城市,作者笔下的巴黎和我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作者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而巴黎人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巴黎的程度也让作者惊讶.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北京申奥成功时,北京人的狂欢或许也会让巴黎人惊讶.喜欢自己的城市,就像喜欢自己一样,没有错!
北欧的冰岛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国家,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孤傲,冷漠,与世隔绝.而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冰山下是有火种的,那儿的火焰最耀眼.作者把冰岛形容成恬然隐者,而冰岛人对自己国家的描述似乎也透露出隐者的恬淡.其实,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冰岛也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比如萨迦(Saga)——冰岛中世纪的一种叙事散文——一直以一种不张扬的状态默默的存在着.现代的世界需要冰岛这一种独特的恬淡之美,像是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份对平淡的渴望,也许在心中最隐秘的地方.
最后,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走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看完整本书,我脑中似乎留下了什么.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例如,中国倡导“中庸之道”几千年,但至今还经常为“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互损互耗,反倒是欧洲文明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个人自由,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固然珍贵,但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应该是基础,而非枷锁.如果老鹰在争得一片天空后,就在同一个地方徒劳地盘旋,那么它只能累死在过去的荣誉中.那一片天空可以成为他炫耀的资本,但继续搏击长空才是它继续强大的唯一选择.
相同的道理,从初中到高中,通过中考,我赢得了一片天空.但我的旅程还远未结束,我也相信我的天空也远不止这些.高级中学是我的下一个起点,而绝非终点.余秋雨在自序中说:“花那么长时间考察了九十六座城市,还有哪一座城市有资格作终结?”我又何尝不是呢,当我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上了读书这条路,有哪一个终点算得上终点呢?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行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
行者无疆,学者无疆,思者无疆!
近读余秋雨的新作《行者无疆》,我的大脑空空如也,再也没有读他以往作品时那种精神一振、眼前一亮、时有会心的感觉了.作为考察欧洲文明的记录,该著读着不过瘾,或者说是欠分量.这是一本不太理想的异域游记.
难道是余秋雨的艺术感受迟钝了?以余先生作学问的态度和搞创作的精神,作品的功力与底蕴,显然不符合他的个性与学养,或许这是一种苛求罢.余秋雨是我崇敬的当代文学大家之一,作为一个喜欢他作品的忠实读者,当然不愿看到某种缺憾,哪怕只是一点点!
《行者无疆》全书露出一种浮躁心态.这种浮躁情绪缘于余秋雨先生的“心累”.从开篇之作《南方的毁灭》一文中便已初见端倪.“举头朝前看,一段段路全是最疲惫的图像,一颠一颠地晃动在前年和今年的阳光下.想来想去,惟一的原因是,心累……因此很难再让我们劳于愁思、累于感慨.”如果我没有断章取义的话,余秋雨先生由“心累”而生出的浮躁,早已在开篇就为全书定下了基调.浮躁,恰为创作之大忌.作为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嘉宾主持,余秋雨先生艺术感受的迟钝,使其笔下许多联想与感慨也飞不起来了.飞不起来的思想,多少会影响作品的文化分量.在全书中,他笔下也偶有闪光的句子在眼前一亮,但这些思想的亮点往往被一笔带过,没有紧紧抓住大作文章,使其淹没在众多有口无心的人云亦云里.这也有悖余秋雨先生欧洲之旅的初衷:“对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多方面比较.”也并没有真正达到“突破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两极方位”的境界.比如,读者如我,就很想了解,何谓欧洲文明,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差异等等.异域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比较,这是一个很有张力的问题,余秋雨提出了却没试图回答;再如,异域文明并非都好,弱势何在?余秋雨发现了却没有深究.行走了世界26个国家的96个城市的余秋雨先生,将感受行诸成文80篇,总体来看,该著叙述多于分析,了解多于理解,虽有清晰的时空线索和资料,却少有洞见中西文化的历史眼光.虽然余秋雨能对异域风土人情、名胜景观、圣贤伟哲等做了浮光掠影的描述和力不从心的感慨,已经付出了相当的艰辛和努力,但若以他可能达到的思想深度来要求,我们还是为他感到遗憾.我们所希望了解的东西,在他仅限于点到为止式的话语里,欲得不能.我不知道,这是否有点难为余秋雨先生了.
另外,在《行者无疆》里,余秋雨对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死后遭遇、诗人但丁被当局驱逐原因二者的描述,与我以往阅读了解的有所不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作一下比较,我在此就不多说.
打量《行者无疆》,其文史功底、哲学意识不及《文化苦旅》;其文化思索,美学内涵不及《千年一叹》;就连语言风格,也失去了以往的脆朗大气,优美凝练.总之,感觉《行者无疆》轻飘飘的,不够分量.以上粗浅看法,不知读者朋友可否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