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7:01:2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知行合一”.在早期哲学思想里,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以思为主,也以读书为主.但是慢慢地人们发现光读书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一方面能够使我增长知识,学习到别人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你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这是经验的特征,经验越多,人们头脑受到的束缚越多,创新意识越差).“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你心中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缚就越来越多,好比吃多了饭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赘,不但无益而且“害人不浅”.
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这一思想的表述.当然这种说法也是对纸上谈兵的有利抨击.作为春秋战国时代名将赵奢的后代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对很多兵法都非常了解,而且他“夸夸其谈”,特别擅长表达,将当时的国王说得都深以为然.但是在实际战争中,却一战而败.这说明从纸上,从书上得来的东西,是不完全可靠的.真正有效的东西,一定要从实践中得来.其实中国古代很多名将,都是在理解兵法的基础上,应时而动,应势而动,总结出适应当时战争特点的战术来,才取得了最终的战争的胜利,甚至在兵法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声.古之名将固然如此,岳飞、戚继光,乃至后来太平军中的出色将领,皆是如此.
所以说纸上谈兵是无效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才是最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方法.